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触摸“煤与电”的文化火焰 ——陕西能源企业文化建设探索实践侧记
触摸“煤与电”的文化火焰 ——陕西能源企业文化建设探索实践侧记
发布时间:2025-01-13 作者:陕西能源 胡党辉、李景熙、杨灵云
 陕西能源 胡党辉、李景熙、杨灵云 2025-01-13

企业的活力源自文化的激发,正如黝黑的煤炭需要火焰的点燃。陕西能源煤与电中心跃动着的“文化火焰”,其“道、魂、标、形、本”象征着陕西能源对技术的传承、对创新的执着、对品牌的承诺和对责任的坚守,让陕西能源在广袤无垠的西北大地上蚀刻出最绚烂的印记……

道:固本培元 涵养企业灵魂

思想领航定向,文化赋能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强调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陕西能源顺应时代要求,结合实际、把握规律,适应形势、创新升级,以企业文化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陕西能源不断加快改革发展、提档升级的脚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企业文化大讲堂、党纪学习教育研学班、企业宣传栏、文化书籍、宣传平台等多种载体,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将企业文化与公司发展战略、中心工作、管理体系、团队价值深度融合,以精神层文化建设为中心、制度层文化建设为保障、行为层文化建设为抓手、物质层文化建设为载体,形成了根植于集团公司“以义取利,镕基铸范”企业文化观的企业文化体系,提出了“追寻资本价值 引领煤电发展”的愿景,“打造国内一流绿色能源上市企业”的目标与“党建是第一要务、利润是第一目标、企业家团队是第一抓手”的改革发展价值导向。

各权属企业基于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实践、归纳、提炼,形成了与陕西能源企业文化继承统一又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电力运营的“匠心文化”,麟北煤业的“福文化”构建行动、吉木萨尔的“文化润疆”建设行动、赵石畔煤电的“知行”安全文化、渭河发电的“勤勇文化”、凉水井矿业的“智诚文化”共同构建起了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在企业改革发展和职工成长进步过程中持续发挥着强大作用,不断强化员工的文化自信和思想根基,实现了推动企业、员工、社会共同发展进步的同向奔赴。

 

陕西能源企业文化大讲堂

 

陕西能源党纪学习教育研学班

魂:匠心传承提升企业素质

突出典型引路,文化培育示范。陕西能源肩负能源保供任务,是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服务社会、优先一线”始终根植于陕西能源的文化基因,“勤奋实干、奋勇争先”是陕西能源的文化灵魂。

公司以机制建设、培训支持、宣传示范为抓手,在制度层面,各权属企业以“人力资源是最大的资源”为指导,制定以“倾向一线职工、鼓励实干担当、推动技术发展”为导向的薪酬体系与激励制度,将薪资待遇向生产一线倾斜,从职业发展、薪资保障、技能提升多个层面设置激励政策,为劳动模范、技术骨干实现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搭好梯子”,提供想干事的“动力源”;从管理知识、技术深造、技能提升等方面,全面开展培训,“全方位、无死角”辐射生产、管理、工程等范围,全年培训人数上万人次,为人才提供能干事的“金钥匙”;运用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司报刊,开设专栏、专访,全面宣传模范事迹,以先进示范作用激发干成事的“磁力场”。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下,陕西能源生产管理成效凸显,权属发电企业在中电联2023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中再获5项荣誉,获奖数创历史新高,权属赵石畔煤电#2机组连续三年荣获1000MW级超超临界空冷机组“5A级优胜机组”称号。权属电力运营公司“匠心文化”应运而生,在“匠人、匠心、匠品”文化的影响下,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发生了显著提升,截至目前,600余人通过技能鉴定,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产业工匠人才等技术骨干20余名。

 

电力运营企业愿景

标:数智创新助推企业发展

锚定发展定位,文化孕育新生。陕西能源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三智建设”(“智慧电厂、智能矿山、智识办公”)为创新工作重点,电力企业以高技术、高参数、高效能“三高”为抓手,煤炭企业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创新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发挥“文化链”导向、“人才链”支撑、“创新链”驱动、“管理链”保障、“产业链”引领作用,逐步打造以产业化创新为特色的创新型能源企业。截至目前,累计获授权专利448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陕西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家、陕西省瞪羚企业1家。

权属清水川能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在公司三期项目建设过程中深度优化总平面布置和各设备系统,创造了同规模工程用地最少的“世界纪录”,运用了1项“世界首创”、2项“世界首例”技术,极大提高了机组运行效率,荣获“2023-2024亚洲电力年度最佳煤电项目金奖”,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做出了示范引领。权属凉水井矿业全力推动智能化建设提速升级,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实现采煤机自主规划割煤、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自动调直、“三机一架”协同控制……获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矿井部分)类中级,荣获“2022—2023年度陕西省煤炭工业先进煤矿”荣誉称号。权属电力运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荣获全国、陕西省多项大奖,8个新产品列入省重点开发项目。

 

陕投清水川能源三期2×1000MW扩建工程荣获2023-2024亚洲电力年度最佳煤电项目金奖

形:品牌塑造展示企业形象

宣传掀起浪潮,文化浸润人心。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站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高度上,陕西能源致力于塑造和传播“专业、精细、特色、创新”的品牌形象,大力弘扬“忠诚担当、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共创幸福”,以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以品牌的影响力拓展未来。

公司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紧扣主线工作,注重品牌建设,深化文化传播,优化舆论引导,强化互动交流,做好成效评估,全方位多角度唱响陕西能源“好声音”。各级宣传平台以“记录中心工作亮点成效、关注一线员工所思所盼、讲好能源企业奋斗故事”为重点任务,努力做到站位有高度、整体有规划、阶段有重点、报道有亮点,通过全方位、各层面及时高效的报道,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地呈现陕西能源广大干部职工“光与热的背后”的精神力量和奋斗故事。

权属电力运营秉承“用技术强心、让文化暖心”的工作理念,营造了“人人争当技术先进、个个争当能工巧匠”的浓郁氛围,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刊发全国技术能手马鹏飞、陕西省技术能手康骞和王振华先进事迹,以先进个体示范带动群体效应,促使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权属冯家塔运营通过开展职工篮球赛、拍摄制作“祖国,我想对你说”微视频等文化宣传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展现新时代煤矿工人的精神风貌。

 

电力运营马鹏飞事迹登上陕西工人报

本:社会责任培育企业精神

责任成就卓越,文化展现担当。作为能源国企,陕西能源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坚定扛起满足地方能源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社会责任与政治责任。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部署,关注环境保护,致力于传统能源的绿色开发和利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教育支持、扶贫济困等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回馈社会,不断传递正能量……以高质量能源保供、助力乡村振兴获得了社会、百姓的认可;以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以高质量发展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可。

权属凉水井矿业“煤矸石分装分运、井下源头填充”项目创新利用呆滞煤区掘进井下填充巷道,预期建成后年矸石处置能力可达80万吨,进一步减少固废排放,有效提高煤炭的附加值,以“创新+绿色”双轮驱动激发生产经营新活力。陕西能源包联工作队先后在白水县史官镇史官村与雷牙镇开展驻村工作,创新采用“村集体+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将现代企业管理思维融入扶贫项目运营,积极开展产业帮扶、文化帮扶、对外捐赠等活动,为两个包联村争取到基础建设项目6个、产业扶贫项目2个,擦亮了陕西能源在履行国企担当,助力当地发展的“金字招牌”。陕西能源党委书记王建利到白水县雷牙镇调研指导陕西能源乡村振兴工作

“挥汗掘地三千尺,挖出乌金百万吨。君问乌金来何处,且看工人满面尘……”陕西能源“煤与电的中心”“光与热的背后”是一束正在熊熊燃烧的文化火焰,为广大干部职工一颗颗搏动的心脏泵送着磅礴的能量,激发了发电人的电与热,照亮了煤炭人的地与天,清凉、温暖了老百姓的夏与冬。

接下来,陕西能源将牢牢把握“企业文化”这一核心抓手,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持、精神动力、舆论引导和文化支撑,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热情,在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为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添砖加瓦、贡献力量。